莫名头痛可能是颈椎在“报错”

2021-09-20 15:59 中国医药报 327

头痛的诱发原因有很多,如感冒着凉、精神紧张、熬夜加班等,其中有一种头痛是由颈部病变引起的,被称为“颈源性头痛”。这种头痛常见于长期伏案工作的白领,或者是长时间低头看书、玩手机的人。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综合外科及疼痛科主任穆玉龙教授认为,颈源性头痛发病率高、临床表现复杂、诊治棘手,患者可以通过改变工作方式,纠正不良生活习惯等方法予以缓解。

颈椎变直会诱发头痛

头部神经大部分来自颈部。神经从脊髓发出,向上到达头部时,途中要经过很多骨头缝隙和肌肉组织。倘若颈部的肌肉或骨头发生病变,如颈椎间盘突出、椎管狭窄、颈椎肌肉痉挛或外伤等,神经就会受到刺激,产生异常病理改变。颈源性头痛的概念在20世纪80年代被提出,目前,大部分学者认为,颈椎退变和肌肉痉挛是造成颈源性头痛的主要原因。

颈源性头痛主要表现为单侧或双侧枕部、耳后闷胀或酸痛,有的患者会伴有上肢麻木和疼痛,严重时还会有头晕、恶心、呕吐、耳鸣、眼胀等症状,或伴随嗅觉和味觉的退变。此外,颈源性头痛患者往往有颈部僵硬、活动不灵活等表现。

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15%~20%的慢性头痛属于颈源性头痛。从年龄看,颈源性头痛患者大多为20~60岁,但近年来,颈源性头痛患者呈现年轻化趋势。对此,穆玉龙分析,长时间低头工作、户外活动少、埋头玩手机,以及睡眠时用枕姿势不正确等,都可能让颈椎正常前凸的生理弧度变直,使颈椎或颈部肌肉组织持续收缩,最终导致颈椎周围的肌肉、肌腱、韧带、筋膜的退行性改变和劳损,不仅会导致颈部不适及疼痛,还会诱发头痛。

治疗方法视头痛程度而定

当前,临床骨科或疼痛科医生会根据颈源性头痛的程度采用不同的治疗手段。对于轻症患者,常给予口服非甾体抗炎药、扩血管药和活血化瘀的中药,并辅以针灸、按摩、推拿、牵引和理疗等非手术疗法。对于重症患者,可利用脉冲射频、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来减轻疼痛。但这些方法均有一定局限性,且治疗过程需注意避免操作不当导致进一步扩大损伤。

随着医疗技术的日益发展,超声引导下的神经和硬膜外腔阻滞技术取得了新进展,为颈源性头痛治疗带来新选择。穆玉龙指出,在超声的引导下,血管、肌肉、神经的布局和走向能够清晰地显示出来,便于医生直观观察,将消炎镇痛药直接注射到颈椎神经根发病部位,减轻和消除软组织炎症水肿,取得“靶向治疗”的效果。

点按天牖穴可缓解头痛

从中医角度看,自我点按天牖穴可缓解颈源性头痛。刺激天牖穴能通经活络、调畅气血、清头明目,不仅能帮助缓解头痛、头晕、面目浮肿、突发性耳聋、颈部强直疼痛等,也能松弛、缓解颈部筋膜异常紧张的状态。

天牖穴位于颈侧部耳后方,乳突垂直向下,与下颌角平行,胸锁乳突肌后缘凹陷处即是。刺激天牖穴可用点按法,即用拇指压住天牖穴,以穴位局部有酸胀感为宜;然后力道逐渐加大,用力深按,保持5~6秒后松开,休息3秒后再深按,一压一松为1个循环,点按5~10分钟。也可采用按揉之法,即大拇指指腹按压在天牖穴,然后以该穴位为中心,保持一定的力量,先顺时针后逆时针进行旋转按揉,力度以使穴位处有酸胀感为宜,每次按揉5~10分钟。由于天牖穴位于颈部,所以不适合艾灸、拔罐、刮痧等疗法。

 除了积极治疗外,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还可以通过养成良好的习惯进行预防。一是要注意保持良好的睡眠体位和工作体位,睡觉时枕头不要太高,办公时不可在电脑旁持续低头工作太久,尽量每半小时左右站起身来活动10~15分钟。二是要适当开展颈部牵引、颈椎拉伸操等锻炼,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放松颈部肌肉组织;要注重保护颈椎和预防头颈部外伤,如在乘车和坐飞机时,全程坚持使用安全带,以降低头颈部创伤发生的概率。